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查看购物车
商品搜索
商品搜索:
价格
会员登录信息
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登录 注册
上海眼镜城,眼镜批发,上海眼镜批发,眼镜城,国际眼镜城
内容标题

第一节  验光行为

验光是视光学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屈光矫正的第一步。什么是验光呢?也就是验光的定义是什么呢?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

对人眼的屈光状态进行检测和核对的过程,就是验光

从事验光工作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分类,其工种名称为:眼镜验光员。眼镜验光员的定义为:使用验光仪器及辅助设备,对眼睛进行屈光度检测的人员。验光而言,是一个过程,这是确定的。而验光过程,又是由不同验光方法构成的,这一过程中有技术问题,也有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对于验光方法,很多书籍都有详尽的解说,本节不再赘述。本书只就验光的行为,行为阶段的划分,验光操作程序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验光行为

就验光这一名词而言,通常人们有两种理解:其一,从顾客角度而言,是让验光人员给自己的眼进行一次屈光状态的定性和定量的测定;其二,从验光人员角度而言,是对顾客的眼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屈光检测的操作和过程。这是就言语表述而言,是站在不同主体的位置考察验光这一行为。这种方法有长处,也有短处。其长处是对不同主体的定位较简单,提出的要求针对性较强。如对验光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采取的就是这种方法;其短处在于忽略了验光过程中检测者与被测者的互动关系,如:屈光状态史不够清楚,相互表述缺乏统一等。

将验光作为一种人的行为进行考察是必要的。验光,之所以能发生,并能完成这一行为,双方首先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其次,需要有条件,也就是说,验光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将潜在的目标变为现实的结果。但需要说明的是:

1.出发点不同

共同的客观目标是验光人员和被验光者走到一起来的起点,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

被验光者,是想获取一组关于自己眼的屈光矫正数据,并以此做为自已配镜的依据。

验光人员,是要提供一组与服务对象的眼相适应的合理的屈光矫正数据,并以此做为服务对象配镜的参照系。

两种出发点不同,但有着相同的指向:其一,屈光矫正数据;二,配镜。这正是双方行为中始终存在着的两种共同目标指向。缺少其中一个指向,验光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按规范的模式进行。验光过程中,屈光矫正数据一旦获得,验光技术操作行为就告终结。

2.条件的互补

完成验光过程,检测者和被测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被测者有配戴适合自已眼屈光状态眼镜这一想法,并准备去实现。

(2)检测者有屈光学方面的知识和进行人眼屈光检测的基本技能。

(3)被测者与检测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通道,并向对方有效的开通。

以上三个条件是验光过程的人所必需具备的,缺少任何一条,验光都不能发生。

验光的行为过程中的人有两个,那谁是主体呢?曾有人讲:验光员是主体。这是不准确的,因为被检测者是有意识反应的活生生的人,他说不合适、头晕,验光员就得考虑处理办法。也有人说:被测者是主体。这也不完全对,他不可能指挥验光员进行验光操作。就验光行为而言,毫无疑问有主体和客体。主体是人,是验光员和被测者,客体是检测工具。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验光人员的引导,主体借助于客体共同选择和判定被测者在一定距离的眼屈光的修正度的过程。尽管验光中有两个主体,但显然由于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差异很大,因此,验光人员在验光过程中主导作用是非常确定的。

我们之所以在渐进镜中要谈验光行为的问题,是因为渐进镜片不同区域、不同点的光学效能不同,渐进镜片这种鲜明个性,只有戴用者才能体会到,只有戴用者才会通过渐进镜片获得对物体的视像。因此,对使用渐进镜片的被测者的验光,有必要了解验光的行为问题。验光人员在验光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程度调动和协调双方信息沟通和行为配合,是渐进镜片配适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验光行为的目标

验光行为,之所以对验光员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因为验光行为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正因为验光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决定了验光员应具备一定条件,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海洋出版社,2000年;6~7),否则就不能从事这项工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验光的目的。

验光行为的目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视功能方面、光学方面、临床学方面

1.视功能方面

从顾客视功能而言,验光行为必须达到两个目的:满意的矫正视力。使顾客在戴用矫正镜时,可以看到视线所及的物体,能够看清应该看清的物;舒适的视觉感受。顾客戴用矫正镜,在其适宜的范围应无视觉疲劳,并可以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可以说验光行为就是要使矫正镜戴用者获得没有视觉疲劳的、满意的矫正视力。

2.光学方面

从光学意义讲,验光行为的目标只有一个:寻找能使视网膜中心凹与无限远的点实现光学共扼的元件——眼前应加入镜片的聚散值。就数值而言.矫正的理想化公式如下:

E+L=0.00D

其中:E:eye即眼

L:lens即镜片

即:眼+镜片=零屈光度,也就是说,验光行为就是通过镜片与眼的组合,建立起一个人工正视模型,从而实现光学矫正的目的。

3.临床学方面

从临床屈光意义来说,验光行为应有三个内容:对视力下降及视疲劳进行诊查、鉴别;对屈光不正者进行屈光矫正值的测定;对非屈光不正视力下降者,做初步判断,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以及相关诊疗建议。

以上三方面的目标从不同方向解析了验光行为应该达到的结果。从视功能方面而言,验光行为应该达到使戴镜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从光学方面而言,验光行为应该达到使戴镜者通过矫正镜片重建视觉的物像体系;在临床学方面,验光行为应给予服务对象视光学检测与咨询的服务。

三、验光行为对验光师的素质要求

验光行为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这里我们只讲主观条件。验光行为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顾客,一个是验光师。在这两者之间,顾客在专业技术上显然是弱者,要求顾客专业素质达到多高是不现实的。验光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依靠验光师,他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平并且不断提高水平。渐进镜片配适要解决戴用者远、中、近距离视觉的屈光连续变化问题,如何做到镜片与戴用者光学和视觉上趋于完美的结合,如何给戴用者恰当的指导和引导,更应强调验光员的素质。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就不适宜从事验光配镜工作,也可以说,要想从事验光配镜工作,就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参加该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的考核鉴定。鉴定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从事这项工作。

验光师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呢?概括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能力特征

(1)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  

(2)有较好的形体感、色觉感和空间感。  

(3)手指、手臂比较灵活,应能完成较精细的操作。  

(4)有较好的言语表述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专业知识

1.眼科学知识

包括眼的解剖生理、影响视力的常见眼病的知识和临床。

2.光学知识

包括光的概念、薄透镜光学和三棱镜等的知识和应用。

3.屈光学如识

包括眼屈光学概念、眼的调节与集合、屈光不正与矫正的知识和应用。

4.眼镜光学知识

包括球面透镜、柱面透镜、三棱镜的概念,镜度的联合、转换和镜效度、差异性棱镜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

5.商品知识

镜架、镜片的一般知识、结构与戴用知识和应用。

6.操作技能

与上述1~5条相关的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验光行为是关系人眼视觉健康的行为,它与视觉生理、视觉心理、视觉光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验光师的要求是较高的,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从事验光工作,只能给眼镜戴用者带来危害。

第二节  验光的一般程序

验光是视光学学科中极其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没有验光,视光学作为学科,只能是一句空话。从事视光学工作的人,包括眼镜行业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了解验光的程序是什么,这对提高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戴镜者了解这一程序的框架,可以判断操作者的行为规范程度,并据此估计眼镜矫正视力的保证系数大小。

一、验光的概念

验光从大类分有两类:一为主觉验光法;一为客观验光法

1.主觉验光法

又叫做主观验光法,或叫主观检查法。这种方法是由验光师在被检查者眼前加入不同光度的镜片,根据被检查者主观视力比较,判断其屈光不正光度值的方法。此种方法的核心是:利用被检查者视感觉的表述来进行判断。对于不能清楚表述视觉感知觉的人,其操作价值不大。此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简便易行,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常用的主觉验光法有:主觉插片法、小孔镜检查法、云雾检查法、双色法、交叉柱镜法、主觉电脑验光法等。

2.客观验光法

又叫做他觉验光法,或叫客观检查法。这种方法是在被检查者眼前加上不同光度的镜片,验光师通过一定的器械,根据验光师观察的影像,判断其屈光不正光度值的办法。验光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是依靠自身的视器官感知觉所获得的影像来判断,也因此适用于对感知觉不能清楚表述的被检查者。此方法的应用,有时需要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客观验光法,常见的方法有:直接检眼镜检查法、角膜曲率计检查法、屈光计检查法、检影验光法、他觉验光法等。通常而言,客观检查法指的是检影验光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职业标准时,对这项技能掌握作了强制性规定,并作为本工种技能鉴定的重要内容。

验光按其过程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时间先后分别为:资料收集阶段、屈光检测阶段和试戴调整阶段。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通过观察、询问、检测等方法,收集被测者的眼和眼镜方面过去和现在的相关资料.并作出初步判断,为进一步的屈光检测提供依据。

屈光检测阶段:通过使用屈光检测设备和器具,对被测眼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和测定,并确定被测眼的矫正光度的基本数值。

试戴调整阶段:应用检测的基本数值,根据实际生活工作状况让被测者进行试戴,根据被测者试戴的情况,确认矫正用镜的屈光度。对不适应者和实际戴用习惯有差异者,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给予相关的指导。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被测眼的矫正用镜度也就确定了。

二、验光设备和工具

验光是验光师使用相关设备,与被测者共同完成的操作行为。这些相关的设备有哪些呢?这已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术鉴定中心、中国眼镜协会编审的《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中级)所确定。我们把由教程明确确定部分暂称为必备设备;将这本教程未列入部分,暂称为选用设备。

(一)必备设备

验光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仪器,当然就我国的情况看,眼镜店验光室的设备和仪器的数量和科学技术含量还不能完全一致,而且还特别不均衡。眼镜店验光室的设备和仪器,要想达到较高水平的统一,尚需时日。但从验光本身而言,再考虑到我国现实情况,在当前,要从事验光工作,必须具备如下设备:

(1)视力表。

(2)试镜片箱:此设备属国家强制检测设备,需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合格的试镜片箱方可使用。

(3)焦度计:俗称查片机,有手动和电子两类。此设备亦属国家强制检测设备。

(4)瞳距测量设备:

瞳距尺。

瞳距仪:此设备属国家要求检测的设备。

(5)检影镜:俗称视网膜镜,有点状和带状两类。

(6)小手电:最好是聚光灯泡型。

(7)散光盘。

(8)交叉柱镜。

(9)电脑验光仪:此设备属于国家强制检测设备,需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电脑验光仪必须检测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以上设备是验光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特别是对配用渐进镜片者的验光,更是如此。假如上述9类设备中,有所缺少——哪怕是只缺一类,可以说渐进镜片的验光条件就不具备,就不应开展渐进镜的验光。

(二)非必备设备

假如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配备以下相关设备:

(1)投影视标仪:亦称为投影视力表。

(2)综合验光仪:又称为综合屈光检查仪,也有人将其称为验光器。此设备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类。

(3)渐进镜试戴片:亦称为试戴架。此设备一般由生产厂商提供。其作用是考察配用者对渐进镜片的适应程度和学习熟悉渐进镜的使用。

配备这三种设备,对提高渐进镜片的配适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验光的一般程序

具备一定的设备,怎么验,按什么模式进行,在这方面,由于验光师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不完全相同、体会不尽相同、侧重和偏好也不同。但在实践中,验光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验光程序,人们把这套程序称为常规验光程序,也可叫做一般验光程序,我们下面就程序本身进行介绍。

验光的常规程序包括4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待与初检。

此阶段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这一步可由初检人员在初检中完成,也可以由验光师完成。这一阶段可以用五个字概括验光师的行为:

:对眼的外部形态及视觉表现进行观察,对年龄及职业等信息进行收集。

:对顾客来验配的原因和需要进行询问,并对其相关疾病和戴镜史进行必要的了解。

:对有戴镜史的顾客,对其近期所戴之镜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屈光度数值、光学中心偏移程度、镜距、前倾角等。

:对被测的顾客进行远、近视力测定,进行近期戴用镜的矫正视力测定。这项检测也可以放在第二阶段中进行。

():根据以上相关资料,作必要的记录,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各验光师结合自已的专业技能特点,对顾客进行分诊。

第二阶段:屈光检测。

在这个阶段,通过使用相关设备、验光师引导被测者共同完成这个过程,并得到被检眼的相关数据。

从理论角度上说,屈光检测有三步。第一步为定性,定性就是确定屈光性质:是远视,还是近视;是近视散光,还是远视散光;有无斜视和隐斜。第二步为定量,定量就是确定屈光及相关配镜的数量值。第三步为平衡,平衡就是通过平衡试验,根据结果进行调整,达到矫正的双眼平衡,重建并恢复双眼单视。

从屈光检测的专业技术操作性方面看,其操作顺序如下:

1.客观检查

(1)客观电脑验光检查(如果有客观电脑验光仪);

(2)检影。

2.主观检查核对

(1)判定球镜度;

(2)判定柱镜;

(3)使用交叉柱镜精调:①定柱镜轴;②精调球、柱镜度。

(4)双色试验、精调球镜度。

(5)双眼平衡,达到双眼接受光刺激量的均衡,确定双眼单视。

(6)确认矫正远视力(单、双眼)。

(7)确认矫正用镜的近视力(包括对老视患者进行近用附加镜度的测定)。

3.行走试验

对初戴矫正镜,或虽戴过镜但有以下情况者,必须进行新镜度的行走试戴。

①镜度改变较大;

②轴位变化;

③原镜数据与新镜不同:如光学中心距过大,前倾角负值等。

第三阶段:开处方与指导

这一阶段,验光师要把验光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开具处方,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1.开具处方。

2.测量瞳距,并记录在处方中。

3.给予眼保健科学戴镜方面的指导

第四阶段:恭送顾客

这一阶段是服务行为的最后的礼节所要求,到此一次验光行为才算最终结束。

上面所介绍的常规程序,是绝大部分验光师都在遵循的一种操作模式,遵循这样的程序验错的可能很小。在渐进镜的验配工作中,笔者建议应严格按程序去验光。也只有严格按照验光程序操作,才能保证为被测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屈光矫正数据。

第三节  影响验光结果的因素

验光的价值,根本上说是提供给被测者一组合理的、科学的屈光矫正参数,这组数据是在验光过程中经过反复核对并经被测者视觉确认得到的。假如这个过程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得到的参数就会发生偏离。另一方面,验光过程控制得非常好,屈光矫正参数也是合理的,可配镜没有实现这些参数,往往也易归因于验光。本节只就前者——验光过程控制方面进行考察。

一、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不充分,会影响验光的结果。

验光这项工作是一项需要使用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性活动,保证这些设备和工具的正常性能,是验光获得正确屈光参数的客观保证。准备工作,就是要做好这些设备和工具的调试与确认。就我国现有状况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验光设备方面。这里说的验光设备是指较复杂的机械和电子验光仪器,如: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镜度检测仪、瞳距检测仪等。这些设备在使用前都应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正常的测试性能,对设备的性能不正常和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调试和维修。

从总的情况看,设备应能自如操作、电子设备应显示正常,测量数据应正确。如电脑验光仪,可用其配制的标准模拟眼进行核对和校准;又如手动镜度检测仪,使用前必须进行目镜调整和零位校正。

假如不做好设备的准备,显然就会影响验光的结果;性能不正常的设备,只能得出不正确的测试结果。

其次,是检测用具。:瞳距尺、远用视力表、近用视力表等。这些用具应保证有准确的精度,对精度下降的检测用具应及时更换。一旦用具的精度下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验光结果。

瞳距尺,就测量意义而言,只要具备公制长度刻度单位标线的工具都可以当作瞳距尺。但从实用角度出发,普通直尺不宜用来量瞳距,原因有两个:①尺寸不合适。一般尺子过长,普通学生用尺的精度不高。②左、右单侧瞳距测量难度较大,不宜量准。一般眼镜供应商都向经销商提供简易顺手的瞳距尺(如图5-1),这种瞳距尺下缘有三个切迹:中间呈弧型(或齿状型)切迹,此切迹为鼻位缺□;两侧切迹为矩形缺口,为左、右瞳距大小照准缺口。瞳距尺上缘数字可计量瞳距(PD)尺寸,下部左、右缺口上的数字可以计量半瞳距(即单侧瞳距)。测量时,应保持鼻位缺口卡在鼻梁上,瞳距尺的上缘水平在瞳孔水平上,并使照准缺口内下缘距角膜顶点 12mm的位置上(图5-2)。

远用视力表: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纸制的,另一种灯箱式的。这两种都应符合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制定的标准(GB11533-89):①1分视角为标准视角;②视标横径和纵径均有5分视角,“E”字视标三横等长;③检测距离为5米;④行间增进率为10√10=1.258925……;⑤视力记录采用小数制。

灯箱式视力表,假如灯管老化应及时更换灯管,视标有笔划剥落,应即刻更新。

当然,远用视力表又有新型的,也可以试用及应用。一种是投影视力表,即视标投影仪。这种视力表,应按厂家说明进行视力检测距离的设定,这种视力表较前两种视力表测试功能更完善。还有一种我国新生产的灯箱式视力表,此种视力表的视标是常见视力表视标的四分之一,其检测距离为2.5m。此种视力表较好地解决了1.0视标与检测眼在现有验光条件下达到完美平视的要求。

近用视力表,我国现在常见的纸质和照片两类,其检测距离为0.30m。当其老化变色时应予更新。

测试用片,应在检测合格期限内使用。

第三,试镜架的准备。试镜架从其操作性方面而言,有两类。一类是简易型,这一型试镜架,不能进行镜距、前倾角和弯点长度的相应调整,在遇到鼻梁过低或过高的人,或者遇到弯点长度过长或过短的人,是极不方便的,常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一类是可调型,可调型试镜架的镜距、前倾角、弯点长度都可调节。验光时,可以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戴用情况进行调整。

验光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配制渐进镜时,尤其重要。渐进镜对远用矫正光度、镜距和前倾角要求相对较普通眼镜要严格,因此,准备工作更要一丝不苟地做好。

二、验光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验光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验光过程和结果,这是由其职业特点所决定的。视光学是一种边缘科学,其知识领域涉及光学、生理学、心理物理学、材料学、装配工艺学等多种学科,特别是同屈光学、视觉生理和心理物理学、薄透镜光学,并涉及医学及眼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就其综合性知识而言,视光学工作者的知识面要宽;从技能方面而言,应掌握基本的屈光检测技能。

就现实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从事验光工作的人员,不论是知识方面,还是技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不会使用检影镜,有的验光室根本没有这种设备;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包括验光人员)不能正确量取瞳孔距离。类似这样的现象不少。

对于以上情况,如何判别呢?消费者一般不能判定,也不可能为配眼镜学习验光知识。不过,有两种简便的办法可以利用:

1.测瞳距时,检查者始终睁着两只眼,说明他不会量瞳距;

2.进行屈光检查时,检查者调换试镜片前,或加试镜前,不通过手持仪器对眼进行投照观察的,那他可能就不具备国家资格要求的技能条件。

很显然,验光师的知识与技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验光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近年来,有大量医务工作人员进入了验光工作人员的队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看到,进入到这支队伍的人员,有医生,也有护士,有眼科的,也有内、外科的,即便是眼科的,接触屈光学的人也是极个别的。因此,在医务人员进入验光队伍这个问题中,同样有必要强调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同样不得上岗。

可以说,加强验光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和考核,强化验光师的再教育是提高验光质量最根本的方法。

三、消费者的因素

影响验光的第三种因素是被检查者的客观与主观条件。前者是被检查者自身不可控制的因素,对于验光师而言,这种因素的问题只能用自已的学识与技能去检测予以解决;后者是精神与心理的问题,这是被检查者自已可以调控的因素。对于验光师而言,这类问题应通过主动沟通的方式进行调整。

被检查的容观条件

这类条件多属于解剖结构方面原因所形成,包括眼本身和全身状况。

1.眼本身

瞳孔大小:瞳孔大的人成像的中央视野清晰区要小,像深相对较小,对验光过程中的镜度调整,反应相对敏感,验光师在试片时镜度差宜小、不宜大;反之,则可大一些,非精调时不宜小。

瞳距大小:瞳距大小是人眼的解剖位置所决定的,瞳距并非终生不变,人的瞳距随年龄增大而缓慢增大,其一生增大幅度约为10mm。瞳距的增长一旦到50岁后就不再增长。其变化幅度随年龄的变化,呈逐渐减缓的趋势。验光间隔时间不长(成人5年内,少年儿童2年内),瞳距变化的影响不大。假加瞳距有较明显差异,那么新眼镜可能暂时不能适应,验光虽无问题,但可能需要调整镜度或镜距。

睑裂打开程度:验光应在睑裂可以充分显露瞳孔的状态下进行。否则,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都不能准确测量,矫正镜度不可能准确。

泪液膜状况:泪液过多或过少,瞬目过频,都会影响屈光数据的提取。

2.全身状况

生理因素:如视细胞一般情况下在夜间要进行膜盘的更新,此时验光显然不能获得满意的矫正镜度。

身体状况:身体疲劳,特别视觉疲劳时,应暂缓验光。一般情况下,疲劳时验光的数值负镜效度偏大,那么,哪些情况下不宜验光呢?首先,长时间阅读后,不宜立即验光,特别是远视眼更应注意;其次,习惯于过近距离阅读,处于复习升学考试期间的学生不宜验光;第三,远视眼,特别是从事书案工作的远视眼,不宜在午后验光,以上情况进行验光正镜效度易偏小。

眼的调节状况:人的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小;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大。人眼的屈光状态也和调节有关,远视眼调节力大,近视眼调节力小。调节力大的人容易多给负镜,调节力小的容易少给负镜,对远视眼的人,验光师容易犯给正镜不足的缺陷;对近视眼的人,验光师易犯负镜给得过高的偏差。

3.和验光师的配合状况

被检查者因各种因素不能同验光师相互配合与信息沟通者,验光难度加大,容易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影响验光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高质量的验光需要验光师具有丰富的屈光矫正知识,需要具有对验光程序的良好的调控能力。一个受到过验光培训的验光师,比一个未受到过验光培训的验光师,这种能力要强得多。按我国现行劳动政策法规定,验光和定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也就是说一个人未经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从事验光和眼镜定配工作。同时,一个开展验光工作的部门或单位,没有验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是不能安排去从事验光工作的。否则的活,这个部门或单位就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我国之所以制定这种准入制度,是基于某些职业和工种的特殊性,当然,是否从事验光工作的部门或单位都百分之百遵照国家准入制度,现在还不能肯定。但作为消费者而言,有一个百分之百的核准办法,只让具有眼镜验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给你验光。

了解影响验光结果的因素,是为了更好调控验光程序,排除各种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以精确操作,获取矫正屈光度。因此验光师除了掌握验光程序和验光操作技能外,了解影响验光结果的因素及其排除办法,调整控制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验光师。

当前位置
上海眼镜城,眼镜批发,上海眼镜批发,眼镜城,国际眼镜城
Copyright ?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新一佳国际眼镜商城网站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   沪ICP备01254526号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08:30 — 20:00  全国订购及服务热线:021-65240926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30号   邮政编码:200082  
上海眼镜城,眼镜批发,上海眼镜批发,眼镜城,国际眼镜城,上海新一佳眼镜